更新时间:2024-09-04 13:06:30来源:搜狐
本次大会特邀上海开元骨科医院医疗副院长陈晓东、中国康复医学会疼痛康复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李铁山、中国康复学会疼痛康复专委会常委兼科普组长娄强、中国康复医学会疼痛康复专委会科普学组秘书张恒等专家出席大会并现场进行指导和分享。同时,本次会议邀请骨科领域专家、学者等100余名医师代表及医学知识科普创作者齐聚一堂,共享学术盛宴。
开幕致辞
会议伊始,上海开元骨科医院医疗副院长陈晓东先生对与会专家和行业同仁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并对上海开元骨科医院进行简单介绍,医院从2005年建院,至今已发展近二十年,目前医院发展进入快车道,正在重点推进保髋中心、椎间盘中心、拇外翻中心三大中心建设,多方位快速推进康复科、中医科等特色专科发展。
他指出,本次康复学术大会放到开元,既是对开元康复科的信任与肯定,也是对疼痛康复从业者的重视。希望此次大会各位同仁能够尽情分享、热烈讨论,学有所得,通过丰富的交流互动,为患者带来新的希望,为同行提供新的解决方案,为康复科普创作提供更多创意和方式。
嘉宾主题分享
疼痛康复创新发展与科普工作的重要性
李铁山
中国康复医学会疼痛康复专委会 副主任委员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康复医学二科主任
李铁山主任表示,疼痛康复发展与日俱新,患者接收科普知识渠道也在增多,如何做好创新和科普显得尤为重要。随后,李主任分享了目前肌骨康复的理念和最新治疗技术,凸显整合疼痛康复诊疗模式的价值,提倡更多同仁们在精进自身的同时,身体力行传播康复事业。
肩关节疼痛与盆底功能障碍案例分析与科普路径分享
卢杰
中国康复医学会疼痛康复专业委员会传统医学治疗学组常委
泰州市海陵区中医骨伤科学科带头人
卢杰主任提出,疼痛问题的原因往往是复杂的,医生面对患者时要把控好每个就诊环节,全方位思考诊治疗法,从细节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他尤其强调了泌尿系统对肩关节的影响,通过案例分享了治疗的理论基础和处理方法,给肌骨疼痛的处理提出了新的思路。
运动员案例-手法治疗的疼痛机制(脊骨神经医学角度)-科普方向探索
李鹏
美国生命大学运动医学硕士
美国生命大学脊骨神经医学博士
作为巴黎奥运会队医成员的李鹏博士,热情澎湃地分享了疼痛的神经机制和疼痛的调节机制,并通过手法治疗运动员的案例,详细讲解了其理论基础到临床实际应用的关键点,多维度展现疼痛的机理,让大家重新认识疼痛、认知疼痛,更好地为疼痛患者提供解决方案。
身心疾病与疑难疼痛案例科普分享
骆艳丽
中国康复医学会疼痛康复专委会常委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心理医学科主任
拥有精神科医生和心理治疗师双重身份的骆艳丽主任,主要分享了心理性疼痛相关的心理问题应该如何解决。她通过不同疾病的患者案例,展现出心理因素对躯体症状的影响,强调了在处理患者躯体疼痛的同时,对患者心理疏导和心理建设的重要性,从而希望更多医生在治疗患者身体疼痛时,也关注下患者的心理问题。
运动损伤手法快速有效处理策略与科普内容(踝)
杨作辉
中国康复医学会疼痛康复专委会 科普学习组常务委员
上海开元骨科医院 首席物理治疗师
杨作辉主任发扬创新精神,打破常规治疗步骤,跳出固定治疗场景,以运动损伤手法快速有效处理策略为理念,通过运用扎实的精细解剖知识和柔性正骨方法,结合大量临床案例,分享手法治疗的核心——“力”,在各类运动损伤中的有效使用,帮助患者提供快速高效的疼痛解决方案。
疑难案例——脊柱侧弯病例生物力学支具解决方案及科普宣传技巧
解益
中国康复辅具专业委员会足踝专业委员会常委
郑大五附院康复医院康复医学工程(肌骨生物力学矫治与运动康复研究中心)主任
解益主任从生物力学角度解析脊柱侧弯的诊疗方案,为脊柱侧弯患者提供“临床诊断—矫治(代偿)—运动康复”的一体化服务。通过脊柱侧弯疑难案例的分享,讲解患者在佩戴脊柱侧弯矫形器、生物力学矫正器的基础上,通过个性化医学体操训练、功能性训练等手段,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形体和运动功能。
现场交流讨论
专家们精彩的案例展示和经验分享,大家纷纷举着手机拍下重要内容。在娄强教授和张恒教授的主持下,依次与现场参会者热烈讨论,并积极与专家互动,探讨各类患者的疼痛康复治疗方案,现场气氛十分活跃。
中国康复学会疼痛康复专委会常委兼科普组长 娄强
中国康复医学会疼痛康复专委会科普学组秘书 张恒
创作技能培训
疼痛康复科普作品创作技能培训
中国运动康复联盟培训导师 石维斯
石维斯老师经过长达4小时的培训,从基础理论(账号定位、内容策划、)到实际操作(拍摄技巧、后期剪辑)以及视频平台运营,进行手把手完整链路的教学培训,让大家学会结合用户角度,制作出严谨且具备内容价值的科普视频,促进科普知识影响力,提升普通用户健康意识。
此次疼痛康复学术交流大会,为大家创造了一个互相交流学习的平台,提高了疼痛康复治疗水平,激发了从业者的科普热情,增进了疼痛康复、心理、康复工程、中医等同行间的技术交流,促进了肌肉骨骼疼痛康复的发展,为后续更好地服务疼痛康复患者打下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