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0-29 08:45:43来源:搜狐
1、 阳邪从上半身中人,如风邪;阴邪从下半身中人,如湿邪。
2、 阴经中邪,六腑受病,用下合穴治疗。阳经中邪,留置经络,用诸经荥穴输穴治疗。
3、 邪气中人,都是乘虚而入。以下这些对于治未病很有指导意义。百姓养生保健也当重视。用力劳作以后、饮食汗出腠理开。这两种情况,要在室内避风休息,待气血恢复及食稳汗收之后,方可外出。不然容易中风。
4、 邪气从面而入于阳明,则口歪眼斜;邪气从项入于太阳则头痛寒热,项背紧紧;邪气从面颊及胸胁部而入于少阳,胸胁满而耳聋。
5、 外来邪气一般情况,伤阳经则病经络,伤阴经则病六腑。七情内伤五脏,如忧愁恐惧皆可伤心。伤其他四脏,心脏亦伤。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形寒饮冷伤肺,穿衣食物的养生。外伤及发怒,血瘀而气滞,皆伤肝。醉入房,汗当风,伤脾,告诫那些酒色之徒,痛风就是这样得的。尤其是有中风及心脑血管病史的哥们,尤其要注意这一禁忌。用力举重,汗出浴水,入房太过,伤肾。告诫那些晚上不好好休息,在健身房瞎折腾的哥们,先练器械,强力举重,再跑步机上出汗,然后冲澡,回家再和老情人入房,肾还能要吗?一个肾,几十万,坏了不好换,有钱不如原装肾,省着用吧。
6、 面部不怕冷是因为十二经,三百六十五络给面部供应的气血热量足,可以御严寒。而且人的脸皮最厚。胡须毛发浓密之人,一般阴盛、脸皮薄,需要长毛发以御寒。头面五官,气血供应最好的是眼睛,其次是耳朵。所以说目、耳乃宗脉所聚。鼻子借助宗气而出嗅觉。唇舌借助浊气营养而有味觉。
7、 关于虚邪和正邪的不同。五邪理论出自《难经》,是指虚邪、实邪、贼邪、微邪、正邪,此按五行生克关系而确定之五邪。从后方来者,为虚邪,即生我者,父母爻也;从前方来者,为实邪,即我生者,子孙爻也;从所胜方来者,为微邪,我克者,妻财爻也;从不胜方来者,为贼邪,克我者,官鬼爻也;从本方来者,为正邪,即同气者,兄弟爻也。相生邪气中人,有洒淅动形,冻得人汗毛都竖起来,浑身哆嗦都有可能。形若有若无前面讲了,是实的人也好,虚的人也好。若亡若存,这个邪存在这里也好,不能停留也好,引起形体改变也好,没引起形体改变也好。不论人体的虚实和看得见邪气留着不留着,不管是有病的人也好,正常的人也好,对正邪中人的感觉并不是很明显。象春天的风,看到人的脸色开始红润了,温阳之气。可能多少有点懈怠感,春乏。有病的也好,没病的也好,春天东风来的时候,不会引起大的病,中人也微。但是春天突然刮西风,倒春寒,凉的,那中人就是深了。
8、 察色知病是明医;按脉知病是神医;问诊知病是医匠。色脉合参而问闻,是神明大医。心主神明,诊病须用心。
9、 根据五行四季生克制化,色脉相合则生,有病也可治。色脉相乘则死,即使当下病轻亦死。
10、 脉象急促的,尺肤的皮肤也一定很紧急;脉象徐缓的,尺肤的皮肤也一定较弛缓;脉象小的,尺肤的皮肤也一定瘦削不足;脉象大的,尺肤的皮肤也一定大而隆起;脉象滑的,尺肤的皮肤也一定滑润;脉象涩的,尺肤的皮肤也一定枯涩。但是,这种变化有的不显著,有的显著。所以善于配合尺肤的医生,不必再诊其寸口之脉,就可知病;善于诊脉的,不必再去望色,亦可知病。能够将察色、切脉、观察尺肤三者配合起来进行诊断,就可称为上工。这样的医生,十个病人可治愈九个。能够运用两种方法进行诊断的,称为中工。这样的医生,十个病人可治愈七个。仅用一种方法进行诊断的,称为下工。这样的医生,十个病人可治愈六个。本节论述的是察色、切脉、观察配合进行诊断,脉急者,尺之皮肤亦急;脉缓者,尺之皮肤亦缓;如鼓桴之相应也。故善调尺者,不待于寸口之脉,善调脉者,不待于五者之色,能参合而行之,斯可为良医也。现代很多伪中医,不会察色,不会按脉,更不会尺肤诊察,怎么会看病呢?
11、 脉象对应的疾病,确实对于初学者,很难,需要临床上慢慢体会总结,假以时日,方能修成正果。缓急滑涩小大是脉之六变,需要针法调治。寒邪令脉急,须深刺久留针,针下产热,温通而解,烧山火手法。热邪令脉缓,须浅刺速刺不留针,泄热而解。脉大是气盛而血虚,浅刺出邪气,不可出血。脉滑亦是热邪,同缓脉之刺法。脉涩是血管病,刺血管久留针,不出血。脉小不可刺。
12、 荥输治外经,合治内府。邪中经脉取荥穴清热邪,输穴祛寒邪。六腑病用下合穴及合穴治疗。如大肠病用上巨虚、曲池;小肠病用下巨虚、小海;胆病用阳陵泉、天井;膀胱病用委中、委阳。
13、 面热是阳明经热,大鱼际有红色血络是大肠经热,或有痔疮。足背血管凹陷不充盈的,阳明气血空虚。#健康科普排位赛#@桔杏医生@头条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