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0-31 08:45:07来源:搜狐
•和合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中医药各领域得到显著体现,成为中医的基本指导思想。
•“和合”之道是中医哲学的本质特征,表现为人与自然、社会之和合,人体自身和合,治疗重和合,医患和合,同道和合等各个方面,全过程、全方位影响中医药的发展。
•在对中医“和合”之道进行理论阐释基础上,研究中医“和合”之道的现代医学人文价值及其现实关照,为推进卫生事业发展提供借鉴。
作为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价值观,和合思想对中医药文化影响至深,成为中医药哲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始终影响着中医药发展。“和合”之道是中医药哲学中的精髓和永恒价值追求。对中医“和合”之道进行深入剖析,加以重释和再造,不断赋予其时代新义,可以为塑造良好医学人文精神,推进我国卫生事业发展提供借鉴和指导。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和合思想
“和合”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共同精神思想,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人民修身处世、齐家治国的基本行为依据。“和合”由“和”与“合”并列组成,取二者共同之意。“和”本指乐器声音的调和、和谐,引申为和谐、协调之意;而“合”的本意是指器皿闭合,引申为两物彼此配合、合作。“和合”一词最早出自《墨子·尚同》中:“内之父子兄弟作怨讎,皆有离散之心,不能相和合。”《史记·循吏列传》有:“施教导民,上下和合。”《史记·卷四·魏世家》云:“魏君贤人是礼,国人称仁,上下和合,未可图也。”可见“和合”的基本含义表示和睦、协同一心的意思。
“和合”思想是中国儒、道、墨、佛家等众多哲学流派相互碰撞、渗透、融合而成的人文产物,是中华传统文化所特有的精神要素,是独具中国智慧的哲学范畴,是中国传统哲学的精髓。“和合”本质是在承认不同事物之间的多样性与差异性的基础上,强调差异中的一致、矛盾中的统一。正如《易经》所言“乾道变化,各正其道”。“和合”又是在承认客观事物差异性与多样性的基础上,把落脚点放在不同事物彼此共存、相互交融、共同发展上,从而找到实现和谐发展的最好道路。“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易经》)是对中国哲学“和合”思想最形象的概括。
中医“和合”之道的理论阐释
中国哲学和中医学均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两者相伴而生,相随发展,彼此渗透,水乳交融。因此“和合”思想在中医学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和认同,成为中医哲学的基本指导思想。中医哲学是关于中医之道的思想体系,是中医学的根本,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中医哲学包括了中医的思维模式、生命模型、医德伦理,乃至中医的天人观、疾病观、身体观、治疗观、养生观等等广大而宏观的内容。从形式上来理解,中医哲学可分为形而上之和形而下之两个层面,形而上的内容称为“道”,形而下的则可以称为术。“和合”思想是中医哲学中“道”的高度体现。中医的中是中庸、中道的意思。无过不及之谓中,所以中医是“致中和”的医学。“致中和”是“和合”思想的最佳体现。中医认为:世界是平衡的,人体是平衡的,当维持在平衡状态的时候,世界就太平,人就健康。“太过生病,不及亦生病。平人无病,即阴阳平秘。”因此,“执两用中”是中医药基本指导思想和首要的方法论。
“中”与“和”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用中是致和之法,“和”是“中”的更高形式和状态。中医在养生、治疾、方药等各方面均以“中和”为行为指导。中医的医学目的是“不为病而治,而以调为本,以平为期”。中医通过各种调和之方法实现人体平衡,达到“致中和”。从《黄帝内经》开始“和”就成为中医学的重要思想原则。中医始终将 “和合”之道作为第一位的基本思想和指导原则,无数医家对其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论证和传承弘扬。《医道端宗》有言:“和,大道也,万物生命是道也,为人之关键也,用医之法宝也。”“和合”思想贯穿于中医药学发展始终以及中医有关疾病治疗与健康促进的各领域,成为中医共同的遵循之道。“和合之道”是中医哲学的本质特征。
中医“和合”之道的
医学人文精神
作为中医哲学的精髓,“和合”思想在中医药领域有着丰富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概括起来,中医的“和合”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人与宇宙自然之和合
中医是以宇宙天地基本规律和基本秩序为原则,将人纳入自然宇宙的大框架中来研究和解决健康与疾病问题的。中医主张“天人相应、天人合一”,强调天、地、人共生与和谐。中医认为做到“天人合一”,顺应了宇宙自然规律才可以实现和谐,人才会健康。天人合一即“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整个宇宙、天地万物都与人有着密不可分的一体关系,是一种动态的整体关系。《素问·宝命全形论》说:“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灵枢·本神》指出:“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说明人是宇宙自然的一部分,与天地宇宙不可分割;人是宇宙自然所孕育,是宇宙自然中重要部分,人必须与宇宙自然和谐,才能健康不生病。《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素问·五运行大论》也说“从其气则和,逆其气则病。”说明人只有合于自然,顺应自然,才能“内外调和,邪不能害”。中医关于自然宇宙之“和”是中医整体观的集中体现,要求人作为大自然的一部分,应与天地相参,服从宇宙的大规律——“天道”;人与自然之间应该相互依存、和谐相处,人应顺应自然,合于自然规律,不违背、不逆转,做到天人合一。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这个道理。
人与社会之和合
中医认为与人的健康、疾病密切相关的“环境”不仅有自然环境,还有社会环境因素。自然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最直接和最基本的,而社会环境对人的健康影响却是间接的,但影响却是十分明显。作为社会个体,受社会环境影响,人有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七情又与五脏的病理密切联系,是导致五脏疾病的原因,如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等(《素问·阳印象大论》)。中医认为人与社会环境不和谐,就会带来心神的不安宁,从而导致心理生理疾病,因此只有处在和谐社会关系中,人才能减少疾病或者不生病。中医认为,社会环境变化带来的人的不适应、不和谐也会引起身心疾病,而且不同社会环境,甚至不同社会角色、不同社会地位,导致的疾病也不尽相同。王充曰:太平之时,人民侗长,百岁左右,气和之所生也。圣人禀和气,故年命得正数。气和为治平,故太平之世多长寿人(《论衡·卷一·气寿篇》)。古语云“大灾之后,必有大疫”。这些均说明社会环境及其其变化对人健康影响。相较于自然环境而言,自然宇宙是大环境,社会环境是小环境,人的社会生活或者所处社会环境违反了自然及宇宙运行规律,社会因素影响人体健康的作用就将会通过“自然”过程发生。所以在研究如何治疗疾病时要综合考虑自然与社会两个方面的因素,而不是简单考虑自然因素。据此,中医对医生提出了具体要求:医者应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治病宜不失人情,“不知天地人者,不可以为医”(《医学源流论》)。
社会的“和合”,不仅是中医作为诊治疾病的基本依据,而且也是中医为医的永恒追求。“万事和为贵”是中医寻求和谐社会关系的基本途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修身自省”,是中医人自我调适,主动适应社会环境的基本行为准则;而无数医者将社会和谐作为自己重要职责使命和毕生奋斗目标,并将“治身”“治病”“治人”“治国”有机统一起来。治身强调医者常躬身自省,在自省中不断调整自己的状态,喜怒哀乐都不能太过,恬淡宁静,从而较好适应社会环境,保持自身健康;治病是医疗活动直接目标,“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说明生命的神圣,以及人在宇宙中的核心地位,医疗应坚持以人为本,治病救人,行仁术。治人指医者不应简单治疗疾病,而是做到仁者爱人,以仁爱之心救助患者,救民济世,把仁爱传播于社会,以良好行为感化他人,使社会人伦有序,实现和合。治国体现在推动国家长治久安作为职责使命。“不为良相则为良医”说明治国与治病是中医人的共同追求,治国与治病在中医那里是统一的,治病、救人、济世不可分割。“上以治民,下以治身,使百姓无病上下亲和,德泽下流,子孙无忧”反映了促进健康与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是中医人的不懈追求,“人和、家和、国和以及社会的和合”在中医药文化中得到充分诠释,并通过中医诊治疾病实现有机统一。
人体自身之和合
中医以阴阳为理论基础,寻求人体的阴阳平衡与调和。《黄帝内经》认为“生之本,本于阴阳”。人体各部分都可分为阴和阳两个范畴,“阴阳自和”是人体健康的基础,阴阳失衡则人体就会产生疾病。“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说明人体阴阳和谐就能维持正常机能,人就健康,反之,阴阳失调是疾病产生的根原。身体的和合状态也体现在人生命的形神一体与心身和谐,即人的精神活动与生理的辩证统一、和谐一致,这就是中医的“心身一体,形神合一”思想。身心一体与形神合一反映的是人精气神的和谐。《灵枢·本藏》说:“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侮怒不起,五藏不受邪矣。” “志意和”指情志的发与收变化有度,彼此调适。太过则气伤,不及则气郁。情志由脏腑所主,情志的适时而发,平和不过,是脏腑调和、制化有度的状态,是身心和谐的表现。身心和谐,疾病自然很难发生。《素问·上古天真论篇》中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恬淡”与“内守”,反映的是心身平和的状态,身心和谐了,形与神都保持良好状态,自然就无疾病生。
人体和合还体现在五脏之间的协调与配合。“和合”是人体各组织器官协调配合以共同完成正常的生理活动。“和合”使性质不同、功能各异的组织协调统一起来,形成以五脏为中心的功能完备的人体系统。《灵枢·本藏》云:肺合大肠,心合小肠,肝合胆,脾合胃,肾合膀胱;《灵枢·五色 》云:肝合筋,心合脉,肺合皮,脾合肉,肾合骨。可知,和合使得脏器相互协调形成不可分割的一个有机体;同时在人体这个整体中各脏腑、组织和器官互相联系,通过相生相克,来达到平衡与和谐,共同完成人体机能。以次相生, 以次相克,如环无端,生生不息。人体各组织器官在相互影响中实现平衡,和谐与合作,如果打破平衡,五脏不和,则会影响人体机能,出现疾病。《素问·六微旨大论》曰: “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外列盛衰,害则败乱,生化大病。”说的就是五脏不和给健康和生命带来的影响。《灵枢·脉度篇》则曰肺和则鼻能知香臭矣,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脏腑之间协调稳定,各司其职,则“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所以,人体各个组织器官的和谐与协调是维持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
疾病治疗重和合
中医认为“不和”是影响健康,导致疾病的根源。“凡内物之违,外物之忤,有物之隔,无物之冲,皆为病象,故病之于己,皆不顺也,是故凡不顺皆为病象。”凡是病了,就是不和;使健康得到恢复便是和合。在治疗方法上,中医寻求多种治疗措施共同运用以促使人体达到内外和谐,实现健康。《黄帝内经》认为,调整人体阴阳五行的太过与不及是治疗的首要任务,提出“因而和之,是谓圣度”,从而将“和”作为治疗疾病的根本目标。既然和为治疗目标,因此在治疗手段上应以调和为主。《素问·上古天真论》云:“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令其条达,而致和平”。《医学心悟》中提出疾病治疗应坚持“和法”“和解”,即是以调和的办法来解除病邪。《景岳全书·和略篇 》曰:“和方之剂,和其不和者也。凡病兼虚者,补而和之;兼滞者,行而和之;兼寒者,温而和之;兼热者,凉而和之。”说明为实现人体“和”的健康状态,调和是有效方法。调和的方法有多种,可以多种手段并举,多种药物合用,这就是“合”。和与合在中医治疗方面表现为目的和手段的关系。
在疾病治疗的药物运用上,中医也十分注重“和合”。中医方剂是治疗疾病的主要药物形式,方剂的运用讲究“君、臣、佐、使”,强调多种不同药物之间的相互配伍作用,这是“合”的具体体现,也是“和”的客观要求。《世本》称医治疾病为“和药疗疾”,和药的“和”包含了“合”与“和”两个方面含义。合指多种药物配伍共同作用,和则是多种药物能够协同、不相反(对抗冲突),形成疗效显著的方剂,且和于治疗的疾病。宋太宗在逍遥咏中提出“龙虎刚柔隐圣方,一时和合运阴阳”,强调在药物配制中必须注重和合。可见“和合”之道是中医治疗及药物配制与使用中的基本规范。
医患关系重“和合”
良好医患关系是有效开展医疗工作的基础,也是提升治疗效果的客观要求。中医在处理医患关系方面堪称典范。中医良好医患关系是建立在“和合”思想为基础和行为准则上的。中医认为医患和合十分重要,并积极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罹患而与医和,误病而以药和,此天下常道”(《医道端宗》)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中医在疾病治疗过程中讲究望、闻、问、切,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得到患者的支持、配合与合作,为此必须建立良好医患关系。
首先,人为贵的行为准则为医患“和合”奠定了良好基础。中医以治病救人为己任,始终将人的生命与健康放在第一位。在中医药文化中,学医不是为了谋取生计,更不是为了赚钱盈利,而是实现自身价值的追求。
其次关爱患者是建立医患“和合”关系的重要途径。中医将“仁”作为立身立德的核心,仁爱对待患者,注重以“仁”对患者的感化,从而赢得患者和社会尊重,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医生以施仁术获得社会的敬仰和信任。
对患者真诚是实现医患和合的保障。医学不仅是“救人生命、活人性命”的技术,强调关爱同情病人,同时强调在关爱患者过程中做到真诚、诚挚,真心实意地为患者解除痛苦。《大医精诚》里讲到“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要求对所有患者,不分贫富、长幼,均做到一视同仁,并要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真切关爱与救助。
处理同道之间关系重“和合”
中医对“和为贵”的传统认知更为透彻与深入,在处理与同道关系时始终坚持“和为贵”基本行为准则。《论语》中有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在人际交往方面,君子是团结而不是勾结,小人是勾结而不是团结。在处理同道关系方面,中医坚持两个基本原则,一是和谐相处,二是共同发展。和谐相处即做到谦虚谨慎,尊重同道。《大医精诚》论述了医者如何处理与同道关系:“夫为医之法,不得多语调笑,谈谑喧哗,道说是非,议论人物,衒耀声名,訾毁诸医,自矜已德。偶然治瘥一病,则昂头戴面而有自许之貌,谓天下无双,此医之膏肓也。”《小儿卫生总微论方》认为“凡为医者,性存温雅,志必谦恭,动须礼节,举乃和柔,无自妄尊,不可矫饰。”龚廷贤在《万病回春》对不尊重同道的医者进行了批判:“吾道中有等无行之徒,专一夸己之长,形人之短。”认为不尊重同道者是无行之徒。在医术方面,中医主张同道间相互学习,长短互补。《医道端宗》曰:“长幼之序,乃长者方向,幼者方力,长者喻道,幼者喻心,长短相补,各取所需,各有所成,惠恩大千,其乐融融,何不为也?”这里长为医术高的人,幼为医道浅的人,两者也需要合作,相互学习,才能各有所成,从而惠及千万百姓。陈实功在《医家五戒十要》指出:“凡乡井同道之士,不可生轻傲慢之心,切要谦和谨慎,年尊者恭敬之;有学者师事之,骄傲者逊让之;不及者荐拨之。”认为医生之间要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帮助。
中医“和合”之道的现实关照
“和合”之道作为中医药最富生命力的精神内核,整合了我国中医先哲们的有益经验,彰显了中医文化的精神特质,广泛而深刻地影响乃至支配着中医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与行为法度,具有深厚的医学人文价值,对我国现代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形成明显现实关照,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坚持“以人为本”,将“和谐”作为最高的健康目标
中医“和合”之道主张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体自身的和谐,和谐是最终目标。和谐是以人为中心的和谐,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最根本的是实现和与健康。“万物悉备,莫过于人”因此,现代医学人文精神应充分弘扬中医学“以人为本”的思想,将人放在第一位,将健康放在优先发展地位,并将人与健康纳入自然和社会相统一的大环境加以认识和研究。人类是宇宙演化的产物,人的正常的、异常的生命活动,都取决于自然(宇宙)环境。坚持以人为本的健康观,必须坚持和谐宇宙观,将人与社会、自然的“和合”作为最实现人健康最高目标,推进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有机统一,最终实现人的和谐与健康。
推进医疗卫生服务与社会发展需求相契合
中医“和合”之道的和谐在于契合与平衡。医药卫生要发展必须要契合时代发展的需要。社会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不同时代、不同社会发展阶段对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是不一样的,医疗卫生服务供给系统必须要契合于社会需求大系统,这样才可以充满生机与活力。就目前我国社会发展状况而言,随着健康观念的转变,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多元化、个性化、特色化、高端化的趋势特征越来越显著,医疗供需矛盾突出。因此为推进医药卫生和谐发展,在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方面,必须更新服务理念,改变传统千篇一律、单一的卫生服务供给模式,要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前提下,将健康放在首要地位,秉承需求导向,不断创新服务方式,丰富服务内容,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居民提供丰富、优质、高效的医疗健康服务,从而实现医疗卫生服务有机契合社会发展,满足公众健康需求,促进全民健康。
推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医患关系的紧张是影响当下卫生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医哲学中“和合”之道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坚持“和合”之道,就要充分发挥“仁术、仁心”思想,以大医精诚为引领,始终做到关心患者、理解患者、尊重患者、帮助患者,以治病救人、促进健康为根本目标,至诚待人,而不是一昧考虑个人利益得失。医患和谐以良好医德为基础,中医和合之道作为中医之“大道”对于培养和塑造现代医务人员良好医德,增强医务人员仁爱之心、责任心、进取心等均具有积极指导意义。因此要大力弘扬中医“和合”精神,培育医生良好人文素养,推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培养和塑造正确的健康观和治疗观
医学的研究对象是健康与疾病,而健康与疾病是以人为载体。疾病发生在人身上,人为病之本,人应该是医疗的核心。所以治疗手段要和于疾病与人的健康需要,而不是简单以技术对抗疾病。治病救人需要技术,但更需要对人的关爱,了解人的需求。诊治疾病要分析人的和与不和,找到促和的手段。要树立以“和”为指导的健康观和治疗观,注重研究人体与自然、社会的协调以及自身内在协调统一,注重调理以防止疾病产生。当疾病发生时,也要从“和”的角度进行分析,以调和的方式来重建平衡,恢复健康,防止单纯的以治为目的。要注重发挥机体的自我调和机能,重在预防,将“和”作为疾病防治与健康促进的第一原理。
坚持中西医并重,共同促进健康
中医的“和”注重兼收并蓄,在疾病治疗与健康促进方面采用多种方法、多种药物综合应用,在多元方法应用过程中注重方法与药物间的配伍与协同,以发挥整体功能。中医认为“术有中西,心无比异,故孰用重则用之,孰用急则用之,孰用大则用之,此时则此用之彼时则彼用之,有功则用之,有过则异之。”可以将不同的“医术”整合起来,协同发挥作用,或者用其所长,用其所需,和而不同,共同促进健康。在当前重大疾病、流行病高发的时代背景下,以中医和合之道为指导,坚持中西医并重,发挥中西医在促进人类健康方面的积极作用,将更好促进卫生健康事业发展。
内容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甘肃中医药大学 罗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