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珠上什么是火焰纹「天珠有玛瑙纹」

更新时间:2023-12-27 08:46:09来源:搜狐

摘要:

其实,就是俗称的玛瑙或玉髓,属石英族矿物。亦即,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sio2),摩氏硬度7-7.5,比重2.65,半透明或不透明。

只是,又特指:

具有恰似佛教文化某种表征意义的天然纹理、或附有受到酸碱盐与“火”的蚀化作用而以人为致使“特定”纹饰的一种。

这种蚀化作用被称为蚀花。

其实,辛饶弥沃,就是“释迦摩尼”的一个“再版塑造”; 雍仲苯教,就是“佛教”的一个“再版创造”。其,保留了原始宗教的神崇拜、施巫术,建立了五明学科。

作者: 张涛

乾坤文物网络博物馆藏佛教初期缠丝玛瑙“火焰纹佛眼天珠”

高3.7cm,最大径1.2cm。

序言

上世纪90年代伊始,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西藏的“天珠”文化渐渐的又一次涌入了人们的文物意识世界,其影响之深、之广前所未有。那么,什么是“天珠”、而又“天珠”文化呢?历代史籍都没有过系统、准确、清晰的说明,直至今日。为此,理应,追本溯源、还以真实,答疑解惑、以致不再云山雾罩,从而促使“天珠”文化、乃至佛教文化的健康传播与发展。

第一章 “天珠”之概述

第一节 “天珠”与玛瑙

其实,就是俗称的玛瑙或玉髓,属石英族矿物。亦即,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sio2),摩氏硬度7-7.5,比重2.65,半透明或不透明。

只是,又特指:

具有恰似佛教文化某种表征意义的天然纹理、或附有受到酸碱盐与“火”的蚀化作用而以人为致使“特定”纹饰的一种。

这种蚀化作用被称为蚀花。

一、“玛瑙”一词的来源与起始

中国,考古证明,新石器时代诸多地域文化就已经使用玛瑙制作工具、箭镞、刮削器、礼器、装饰等等。

引: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玛瑙箭头(王红旗先生博文用图)

大英博物馆藏新疆罗布泊新石器时代距今5000-4000年“玉”箭头

东汉(公元25-220年)、许慎(约公元58-147年 ,一说约公元30-121年)《说文解字》:“琼,赤玉也。”

亦即,此前称玛瑙为“琼”、“赤玉”。

也就是,那时以及之前多见、多用红色玛瑙,并且以“赤玉”称谓,尚无“玛瑙”一词。

曹丕(公元187-226年),三国·曹魏的开国皇帝、魏文帝(公元220-226年在位)《马脑勒赋》:“马脑,玉属也。出自西域,文理交错,有似马脑。故其方人因以名之。或以系颈,或以饰勒。余有斯勒,美而赋之。”

“玛瑙”的名称始自佛经。

可考,东汉桓帝(公元132-168年)时期,“安息国”僧人、安世高来到洛阳(公元147-167年)译《阿那邠邸(bīn dǐ)化七子经》:“此北方有国城名石室。国土丰熟人民炽(chì)盛。彼有伊罗波多罗(古北印度犍驮逻国)藏(四大宝藏之一)。无数百千金银珍宝,车渠、马瑙、真珠、琥珀、水精、琉璃、及诸众妙宝”。

亦即,“玛瑙”一词进入中国后、最早见著于史册的起始时间,为东汉时期:上述译经,初稿时的公元147年,或历经21年之后完稿时的公元167年。

陕西省韩城市西庄镇梁带村北侧梁带村芮国墓地遗址出土西周玛瑙配饰一

陕西省韩城市西庄镇梁带村北侧梁带村芮国墓地遗址出土西周玛瑙配饰二

山西省临汾市曲沃县晋侯墓出土西周玛瑙配饰一

山西省临汾市曲沃县晋侯墓出土西周玛瑙配饰二

二、“玛瑙”医用的记载

唐代中药学家,陈藏器(约公元687-757年),开元年间(公元713-741年),任京兆府三原县尉,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撰《本草拾遗》:“马脑,生西国玉石间,亦美石之类,重宝也。来中国者,皆以为器。又出日本国。用砑(yà)木不热者为上,热者非真也。”

又有:“辟恶,熨目赤烂。”

宋代药物学家,寇宗奭,政和年间(公元1111-1117年)任通直郎,撰《本草衍义》:“马脑,非玉非石,自是一类。有红、白、黑三种,亦有纹如缠丝者。西人以小者为玩好之物,大者研为器。”

引述:“辟恶,熨目赤烂。”

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公元1518-1593年),皇家太医院判,去世后敕封为“文林郎”,于万历十八年(公元1590年)、完成了192万字的巨著《本草纲目》。

其中:“马脑,主目生障翳,为末日点。”

1985年民族出版社出版,原名张煦(xù),著名藏学家、语言文字学家,张怡荪(公元1893-1983年)主编《藏汉大辞典》:“亚玛瑙,猫睛石,一种宝石,俗称九眼珠。入药能治脑溢血。”

8世纪,吐蕃王朝“医圣”、宁妥·宁玛元旦堪布,成书手抄本西藏医学主要典籍《四部医典》。历经增补、逐渐充实。17世纪末,第司·桑结嘉措(公元1653-1705年)编纂其“新注释本”,称为《四部医典蓝琉璃》;公元1703年,完成《四部医典系列挂图》共七十九幅;并且,分别首次刻板印刷、传承,方为今之依据。

《四部医典系列挂图全集》第二十五幅药物中的玛瑙与“天珠”

《四部医典系列挂图全集》第三十一幅补充药物中的“天珠”

第二节 “天珠”的传说

一、“天珠”之名词

天珠,藏语发音如:“斯”、“瑟”、“瑟瑟”、“不(巴)瑟瑟”,可译为:“吉祥”、“吉祥宝珠”、“吉祥圣物”。

“天珠”之词源于20世纪90年代晚期中国台湾学者、商人依据藏区民间传说而最新创造。

如:台湾著名学者、艺术史博士、历史与文物管理研究所教授、台北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刘良佑(公元1946-2006年)有“天珠”之《天珠探秘》一文,用到“天珠”一词,也说西藏学者通常称“天珠”为“白玛瑙勒子”。

又如:台湾商人林东广、1997年出版《西藏天珠》、通篇皆以“天珠”称谓。

北宋仁宗嘉佑五年(公元1060年),宋祁、欧阳修、范镇、吕夏卿等合撰完成“二十四史”之一《新唐书》:“吐蕃妇人辫发,戴不瑟瑟珠,云珠之好者,一珠易一良马。”

直至,格勒、博士,藏族,1950年5月1日出生, 2010年9月12日当选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第四届副会长,曾任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社会经济研究所副总干事兼所长,研究员(教授),同时曾兼任美国加州大学客座教授,中央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客座博士生导师,国际著名藏学家,在论文《藏族苯教的神》中称“天珠”为“九眼勒子”、而无“天珠”一词。

亦即,“天珠”一词,产生于当代上世纪末中国台湾,至今尚未进入海内外正统史学领域。

西藏拉萨市大昭寺主殿内释迦摩尼佛像冠上的“天珠”一

西藏拉萨市大昭寺主殿内释迦摩尼佛像冠上的“天珠”二

二、“天珠”的传说之真伪

传说归纳,主要概括:

*、天降;地生;山川溪流而出。

*、否定存在人为因素。

*、多与古象雄文明“苯教”和“佛教”有关。

1、苯教,神话的史料与辨析。

原始苯教:旧石器时代起,原始宗教的一种,神崇拜、施巫术。

雍仲苯教:从辛饶弥沃起,至聂赤赞普(公元前127年)。

衍生苯教:吐蕃王朝松赞干布(公元617-650年)起,渐渐淡化、终而被“佛教”彻底取代、成为历史。

文献,古象雄王朝,建立于“公元前1500年”到公元元年之间,中心位于西藏阿里以及东南冈底斯山一带广袤地域,于公元645年亡于吐蕃王朝。其王子、辛饶弥沃,改革了原始宗教、创立了“雍仲苯教”、创造了象雄文字,传授了五明学科:工巧明(工艺学)、声论学(语言学)、医学、外明学(天文学)。如此,成就了辉煌鼎盛的古象雄文明。

其实,辛饶弥沃,就是“释迦摩尼”的一个“再版塑造”; 雍仲苯教,就是“佛教”的一个“再版创造”。其,保留了原始宗教的神崇拜、施巫术,建立了五明学科。

故而,辛饶弥沃,应该是佛教第一次“国际化”繁荣昌盛期、阿育王(公元前273-236年)时代或及以后的传播者。而,聂赤赞普(公元前127年),原本应该是佛教第一次“中印度法难(公元前185年)”的逃难者。

古象雄王朝相关地理示意图

2、苯教,神话的“天珠”与辨析。

“天珠”之所以被神话,说明当时的人们还是不解其来源。亦即,尚且并未了解和掌握“天珠”加工制作的工艺技能。

公元2015年5-8月,西藏阿里地区扎达县曲踏、古墓遗址出土了目前中国考古发现西藏最早的“天珠”,其距今1800多年。

曲踏、古墓遗址位置示意图

阿里出土西藏最早的“天珠”长2.85cm直径0.5cm最大径0.9cm孔径0.2cm

阿里出土西藏最早的“天珠”在考古文献中称为蚀花玛瑙

其,年代约于佛教又一次“国际化”的东汉(公元25-220年)、贵霜王朝(公元105-250年)、大秦(公元97-284年)繁荣昌盛时期,数量仅仅偶有一二、可见珍贵。同时也证明了其绝非当地自产、必是外来。亦即,此一时期,西藏仍无自制“天珠”。

第二章 “天珠”与汉代

第一节 相关文献与出土文物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司马迁(公元前145-90年)《史记》以来,历史文献之中多有周边邻国呈贡宝物的详细记载。常见有玳瑁、珍珠、龙涎香、降真香、迦南香、等等,其中出现频率最多的就是玛瑙。

附: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2世纪,《圣经·启示录》记载,朝圣者必去的地方,耶路撒冷城墙的基座用了十二种宝石修砌,其中一种宝石就是红玛瑙。在《旧约圣经·出埃及记》中,玛瑙被视为是“火之石”,受人倾慕。

西汉,武帝刘彻之孙,刘贺(公元前92-59年),第九位皇帝,也是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仅仅27天(公元前74年),因故被废,后为第一代海昏侯(公元前63-59年)。史称“汉废帝”。

在海昏侯墓中出土两颗极为精美的缠丝玛瑙珠饰。其一、在刘贺墓的主人腰部位置,其二、在5号墓刘贺之子刘充国的墓中。如此,稀有,可谓“独一无二”、至极至宝、倍受珍视。

庄子(约公元前369-286年),《庄子·列御寇》:“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而骊龙颔下。”

海昏侯刘贺的缠丝玛瑙珠,腰带装饰、贴身宝贝。

海昏侯5号墓刘贺之子刘充国墓中缠丝玛瑙珠饰。

东汉(公元25-220年)、著名诗人、辛延年(生卒年不详)、在《羽林郎》中描述一位15岁卖酒胡姬之美有句:“头上蓝田玉,耳后大秦珠(罗马帝国及其附近之“珠”)。两鬟(huán、发髻)何窈窕,一世良所无。一鬟五百万,两鬟千万余。”

两汉时期,云南省“滇国墓地”出土的“蚀花珠”,也应该是欧亚、西亚、南亚的产物,传播主要途经大秦(罗马帝国)、阿富汗、印度之“蜀-身毒道”、缅甸、云南、四川、等等。

如:云南省江川李家山47号墓出土西汉中期至晚期金珠、玛瑙、玉石组合饰,云南省江川李家山69号墓出土西汉晚期至东汉初期“蚀花石髓珠”。等等。

云南省江川李家山47号墓出土金珠、玛瑙、玉石组合饰。

云南省江川李家山69号墓出土“蚀花石髓珠”、通长6.1cm径2.2-2.3cm。

云南省晋宁石寨山12、13号墓出土玛瑙及“蚀花石髓”串珠。

公元前2世纪晚期,张骞出使西域,东西方文明交流逐渐加速,丝绸之路由此正式贯通。

公元97年(汉和帝永元九年),班超派遣部下甘英出使大秦,因故未成。之后大秦(罗马帝国)5次来华,其中4次到达了洛阳,一次到达了鄂州 。

公元284年(西晋太康五年),大秦遣使商团到达中国进行了最后一次贸易往来,此后再无记载。

注:张骞,武帝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从长安出发的,至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归汉,历十三年。初于大夏国蓝氏城(今阿富汗瓦齐拉巴德)却而见到了产自四川的邛杖、蜀布。司马迁《史记·大宛列传》:“臣在大夏时,见邛竹杖、蜀布。问曰:‘安得此?’大夏国人曰:‘吾贾人往市之身毒(印度)。身毒在大夏东南可数千里……’以骞度之,大夏去汉万二千里,居汉西南。今身毒又居大夏东南数千里,有蜀物,此其去蜀不远矣。今使大夏,从羌中,险,羌人恶之;少北,则为匈奴所得;从蜀宜径,又无寇。”

引:西南丝绸之路示意图

西汉,共历十二帝 ,享国二百一十年,即公元前202年至公元8年 ,又称为前汉。

东汉,共历十四帝,享国一百九十五年,即公元25-220年,与西汉统称两汉。

第二节 佛教进入中国的时期

张骞出使西域之前,就已经有了非官方的“西南商贸之路”。其实,很早、很早就有,暂不详述。佛教,与其它文化必定也会随之“商贸”而进入中国,只是局限于民间行为而已。亦即,有事实发生,却而不可能有官方详细的“史记”。

直至,曹魏(公元220-266年)后期至晋朝(公元265-317年)初期的著名学者、史学家,鱼豢(huàn)私撰《魏略‧西戒传》:“临儿国,浮屠经云其国王生浮屠。浮屠,太子也。父曰屑头邪,母云莫邪。浮屠身服色黄,发青如青丝,乳青毛,蛉赤如铜。始莫邪梦白象而孕,及生,从母左胁出,生而有结,堕地能行七步。此国在天竺城中。天竺又有神人,名沙律。昔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博士弟子景卢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受浮屠经曰复立者,其人也。浮屠所载临蒲塞、桑门、伯闻、疏问、白疏间、比丘、晨门,皆弟子号也。浮屠所载与中国老子经相出入,盖以为老子西出关,过西域之天竺、教胡。浮屠属弟子别号,合有二十九,不能详载,故略之如此。”

汤用彤(公元1893-1964年)、《汉魏晋南北朝佛教史》:“大月氏信佛在西汉时,佛法入华或由彼土。”

任继愈(公元1916-2009年)《中国佛教史》:“大月氏于公元前130年左右迁入大夏地区,其时大夏已信奉佛教。至公元前1世纪末,大月氏受大夏佛教文化影响,接受了佛教信仰,从而辗转传进中国内地,是完全可能的。”而言:“大多数学者都信其为真。…大月氏…受匈奴的压迫而逐步西迁,约于公元前113年左右迁到大夏地区,其时大夏已经信奉佛教。因此,公元前1世纪末大月氏的某些已经接受佛教信仰的人士向中国人士传授佛教经典、是完全可能的。”

上述,可信。

西汉相关周边示意图

东汉相关周边示意图

丝绸之路示意图

第三章 “天珠”的起源与发展脉络

“天珠”的起源,如同“松花蛋”的诞生一样,应该是一种机缘巧合。

佛陀释迦摩尼(公元前543-463年)涅槃时,在荼毗(tú pí)七日之特殊的火中有十方众生前来朝拜贡献的奇珍异宝得到了淬炼。其中,就有七宝之一的玛瑙。玛瑙,随着香汤、麻油、名香、檀木、鲜花、棉花、毛毡、五金、木柴、等等在火中发生了化学反应变化,冷却之后便得到了不规则的蚀化。巧合奇异,如同舍利而被视为圣宝。

注:可以参考《考证佛骨舍利的一种表现》。

之后,佛教徒们渐渐的刻意效仿制作,形成了有规则的蚀花纹饰。成熟期,应该是在阿育王(公元前273-232年在位)之后、不会早于公元前185年“中印度法难”,进入中国的准确时间应该是:民间,在西汉中期(公元前2世纪末-1世纪初);官方,在西汉晚期(公元前1世纪晚期)。

直至,贵霜王朝(约公元1-3世纪)伊始,亦即、两汉更迭之际,诞生了距今1800多年的目前中国考古发现西藏最早的“天珠”。

公元8世纪起,吐蕃王朝“五明学科”继承和发展了这一文化、直至今日。

亦即,发展脉络应该是:

玛瑙珠

涅槃荼毗“蚀化”玛瑙珠

两者共存期

公元前2世纪人为几何纹“蚀花”玛瑙珠

三者共存期

公元之际人为佛教符号“蚀花”玛瑙珠

四者共存期

公元8世纪人为“九眼珠”或“九眼勒子”“蚀花”玛瑙珠

五者共存期

至今,古之古、今之今。

第四章 “天珠”之“佛眼”

“天珠”,被称“九眼珠”或“九眼勒子”。

东汉建和元年(公元147年),安息国、安世高《大方等大集经》:“云何天眼通…所有庄严净妙国土悉见无余。”

归纳诸佛经:

佛眼就是佛,而佛、就是佛眼。

佛即觉者,觉者之眼、称为佛眼。能够洞察一切,具有超凡的能力。

《奇特最胜金轮佛顶念诵仪轨法要》:“此名一切佛眼大明。”

第五章 西汉缠丝玛瑙“火焰纹佛眼天珠”展示

乾坤文物网络博物馆藏西汉缠丝玛瑙“火焰纹佛眼天珠”一

乾坤文物网络博物馆藏西汉缠丝玛瑙“火焰纹佛眼天珠”二

乾坤文物网络博物馆藏西汉缠丝玛瑙“火焰纹佛眼天珠”三

乾坤文物网络博物馆藏西汉缠丝玛瑙“火焰纹佛眼天珠”四

乾坤文物网络博物馆藏西汉缠丝玛瑙“火焰纹佛眼天珠”五

乾坤文物网络博物馆藏西汉缠丝玛瑙“火焰纹佛眼天珠”六

第六章 佛教初期缠丝玛瑙“火焰纹佛眼天珠”

乾坤文物网络博物馆藏佛教初期缠丝玛瑙“火焰纹佛眼天珠”

高3.7cm,最大径1.2cm。

乾坤文物网络博物馆藏佛教初期缠丝玛瑙“火焰纹佛眼天珠”,特征:

一、高3.7厘米,最大径1.2厘米。细长腰鼓形。

二、质地蛋清色,其色介于蛋清生熟之间的状态,半透明,其中夹杂微有色差、粗细不一、规律而不规则的玛瑙缠丝线纹。

乾坤文物网络博物馆藏佛教初期缠丝玛瑙“火焰纹佛眼天珠”二

三、线纹,如同升腾的火焰、相拥一只大大的眼睛,恰似佛教之中的“火焰纹佛眼天珠”。

四、线纹,表面凸凹不平,并且显现浓淡有别的黑褐色色素、以及轻重不同的“乱柴纹”。致使,更加彰显了“火焰纹”的灵动、以及硕大“佛眼”的神韵,亦更加彰显了极强而特殊的油亮光泽。

五、线纹,因与相邻物质化学成分有异,在一定的特殊条件下受到了弱性酸碱盐的作用产生了“脱水”而“玉缩”的现象、亦产生了不同程度的颜色变化。亦即,所谓蚀化。

乾坤文物网络博物馆藏佛教初期缠丝玛瑙“火焰纹佛眼天珠”三

六、细部特征:

1、对钻穿孔两口及内壁明显有扩大痕迹。

2、两口两端“无色”、并且为参差不齐有失规则的圆唇,唇面及其之下侧面一处凹陷、其内隐现有似银锭丝纹般的“玉缩”痕迹。

3、缠丝玛瑙线纹“缺肉”的深凹处色浓、并且显现似如元青花中的黑斑“锡光”,反之色淡、奇特光亮,润滑。

乾坤文物网络博物馆藏佛教初期缠丝玛瑙“火焰纹佛眼天珠”四

七、综合特征认为:

1、明显经久历史、自然老化。并且,绝非古今人为刻意的蚀花工艺。

2、一定是曾经于古代某一时期在一定的特殊条件下受到了弱性酸碱盐的蚀化作用,并且非人为刻意的保留了“变形”、“变色”的遗迹。

3、应该是释迦摩尼佛涅槃荼毗时所偶然造就之圣物的遗珍。

八、恰似:“火焰纹佛眼天珠”,“一目尽天涯”,施以“普度众生”之佛法。

乾坤文物网络博物馆藏佛教初期缠丝玛瑙“火焰纹佛眼天珠”五

此物,来自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大昭寺广场、自称于早年曾在大昭寺工作的一位老者。如然,此“宝珠”当为西汉王昭君(约公元前52-19年)出塞和亲时(公元前33年、竟宁元年正月)汉元帝赐予的婚嫁之一。如此,也见证了“和亲”之“重”、“宝珠”之“宝”。不然,无解。其,可为研究此领域文化发展史-特别是极具佐证“天珠”起源、原始苍古“蚀化”特征的缠丝玛瑙“火焰纹佛眼天珠”的特性文化的意义提供一个稀世奇珍的资料。

结论:

“天珠”,“蚀化”的起源来自于释迦摩尼佛涅槃荼毗时的“火”中、是一种机缘巧合。之后,渐渐,几经人为效仿又诞生了“蚀花”,以至今日炉火纯青。

其中,“蚀化”者,更加具有佛陀释迦摩尼世尊的“信息”,时光荏苒、沧海桑田,今日可见、幸事!

至此,谢过有可能引用了前辈的著作知识而又无法知其姓名的人们!

同时,谢过大家给予的各种支持、帮助和鼓励!

乾坤文物网络博物馆 创始人 张涛

2016年06月12日完稿

2022年04月23日修订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