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1-05 08:47:10来源:搜狐
在养羊过程中去势与断尾普及率并不高,且存在较多的误区,远不如养猪过程中去势和断尾的普及率。合理对羊只进行去势和断尾好处多多,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羊只的生产性能及羊场的效益产出。下面小编带大家了解一下羊只什么情况下需要去势和断尾,以及如何操作对羊只应激小?
一、去势当前养羊并不提倡去势,饲养管理得当的情况下羔羊6~9月龄便可以出栏,此时羔羊并未达到性成熟年龄不能分泌充足的雄性激素,从而不会因发情影响生长和肉质,相反进行去势的情况下则可能因应激而影响生长,以及去势后肥肉率会有所增加并不符合现代人对肉食的要求。
不过有些情况下仍需要对羊只进行去势,以方便管理、改善肉质等,例如以下几种情况:
1、对成年公羊育肥时,为了降低羊肉膻味,可先对成年公羊进行去势,然后再进行育肥。
2、羊品种差或饲养条件差不能在1岁龄前出栏,最好对其进行去势以免影响生长和肉质。
3、公母羊混养的情况下,避免非种用公羊骚扰母羊、乱配及近亲交配等问题,应对非种用公羊进行去势。
去势的方法主要有手术去势法、药物去势法、结扎去势法和无血去势法,其中手术去势法操作难度大、易感染、应激大,药物去势法应激大、不稳定,结扎去势法时间长、不稳定,相比之下无血去势法更值得推荐,故而仅给大家详细介绍这一方法。
无血去势钳是一种兽用手术机械,用于雄性家畜的去势手术,隔着阴囊用力夹断雄性家畜的精索即可,并不需要在阴囊上进行切口,因此又被称作“无血去势”,是一种较为先进且值得推广的去势方法。羔羊多选择1.5~2月龄或体重达到15公斤左右时进行去势,此时羔羊去势应激小且抵抗力强,一般不会出现继发感染等问题。成年公羊多选择育肥前进行去势,其阴囊厚实且精索粗壮,应稍微加大力度或多夹两下。
二、断尾羊只是否进行断尾主要看品种,山羊的尾巴短而小不用进行断尾,小尾寒羊、湖羊等宽尾绵羊断尾难度和后遗症较大也不进行断尾,只对杜泊羊、萨福克羊及其杂交羊等长尾绵羊进行断尾。
羊只断尾的好处主要有3点:
1、母羊长大后更利于交配和人工授精,特别是杂交羊,例如杜泊羊×小尾寒羊、杜泊羊×湖羊、萨福克羊×小尾寒羊等的杂交1代、杂交2代羊只,尾巴长而粗配种较为困难,只有断尾后才能顺利进行配种。
2、易于育肥,杂交1代、杂交2代羊仍保留较多宽尾绵羊的基因,一般都是先把尾巴的脂肪灌满,身上才会长肉,断尾后则可以避免这一不利因素。
3、提高羊肉品质,羊只断尾后皮下脂肪和肌间脂肪会得到相应提升,这对提高羊肉品质减少羊肉膻味有一定帮助。
羊只断尾尽可能在羔羊7~15日龄进行,过大将会增加断尾难度和应激反应,断尾的方法有快刀法、热断法和结扎法3种:
1、快刀法,用细绳捆紧尾根,禁止尾部血液流通,然后用快刀从距尾根4~5厘米处切断,并用碘伏进行消毒及用纱布包扎,以免出现感染,6小时后解开尾根细绳,一般经过7~10天伤口便可以愈合。
2、热断法,采用热断钳(无血断尾钳)从距尾根4~5厘米处切断,热断钳的工作原理是通电后烧热钳体,钳体切断羔羊尾巴的瞬间会通过灼烧止血,无热断钳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快刀断尾,紧接着再采用烧红的铁板灼烧止血。
3、结扎法,采用弹性较好的橡皮筋,在第三、第四尾椎骨中间缠紧避免血液流通,经过10天左右的时间尾巴便会干枯、脱落。
3种断尾方法相比结扎法更简单,且羊只应激反应小,因此大家可以采用结扎法对羊只进行断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