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尊这本书「你的自尊呢」

更新时间:2024-01-17 08:47:27来源:搜狐

我们常常提到自尊,但你真的知道什么是自尊吗?

可能有人会说,这不难回答:是自己对自己的尊重。但能说得更具体些,是如何看待自己的核心信念,是人们看待自己的方式,对自己的评价,是获得自我价值的一种方式。健康的自尊可以使我们活得轻松快乐。但你真正拥有它吗?

我们可能常常忽视包含在这份“尊重”或“信念”里的很多东西,我认为那就是来自自我的清晰的认知。毕竟,过分谦虚或骄傲都不是真正健康的自尊。所以我猜有人和我一样陷入了一些误区。

常常说在和别人争辩的时候,提到或想到“伤自尊”,现在仔细琢磨下,大多是自己的想法做法被贬低到一定程度的时刻。不被认可,就会觉得伤自尊,可明明也知道任何人都无法被完全认可,那就是说我们没有自尊了?显然不是。尊重其实分为两种,自己给予的,和来自他人的。自尊的“自”是自己,是自我要求和价值所带来的某种感受,与他人无关。

刚刚看这本书的时候,我有很多的感同身受,一会觉得自己是个过于骄傲的人,一会又觉得自己过于卑微;是面对不同事情时候产生的不同情绪。其实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有很强烈的“自尊感”的人,十分有自己的见解,尤其是不能让别人反驳我的想法。我曾以为这就是自尊,但看过这本书,我发现有时过分负面的情绪,实则就是来自于“低自尊”。

高敏感人群最常见的拧巴心态其实就是源于——低自尊。其实不难总结,当人经常处在负面的状态里,妄自菲薄,高度敏感,很在意别人的想法,总是否定自己的价值……另一种是,我觉得过分骄傲有时候往往是低自尊的一种表现,故步自封,自我最大。喜欢回避,经常忽视与自己不同的见解,其实心里又特别多在意。

自我怀疑想太多或过分高傲,给我们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烦恼。

就这个问题,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得出这样的公式结论:自尊=成功/自我要求。自尊是对自我价值的要求,往往对待自己太过苛求/太渴望成功的人,哪怕ta是一个成功人士也会产生低自尊。

为什么我们经常有人说到“低自尊”,强调低自尊,是因为它普遍存在着。“我无论多么努力,都不如别人”“不知道怎么拒绝他人”“不敢直接指出别人的过错”你是不是也经常有这样的表现。当你觉得这是很正常的表现,其实是低自尊。有人说,这样看来,低自尊是一种不自信,然而,由于每个人的人生经历不同,我们在为人处世时候的态度也是多种多样的,低自尊带来的痛苦可能远不止这样。

拥有健康的自尊才能活得更好,这本书可以让人重新认识自己,或是说能够改善自己,帮助建立新的自我认知,成为一个更加了不起的自己。那么,要如何建立健康的自尊呢?

希拉迪经典作品《重建恰如其分的自尊》总结了获得自尊的三个重要要素:

自我价值、我值得被爱以及不断成长。

价值的重要性。

经常看到这样一句话,每个人活在这世上都是有价值的。这绝不是一句心灵鸡汤,或说没意义的话。的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即你活着就是要活着,也许别人感觉不到你,但自我的感觉才是最重要的。打个比分,我感觉到我在写字,也就是价值。很多人认为的价值判断是来自于他人的看法,那一切其实是外物。作者提到:“人的价值就是内在的,不变的,不管外在的事件或环境如何。”

每个人的出生不同、遭遇不同,也导致性格不同,但你要知道,价值是永恒存在的,是的独立于外部的。但很遗憾,并不是所有人都明白这个道理,恰恰是更多的人,他们总是淤积于自己的“某些伤痕”常常因为各种不合理的想法而“感到绝望”。导致的结果有但不限于这几种:讨好型人格,过度依赖,沉默孤僻,社交恐惧症……这些“问题”都是来源于低自尊。

之前认识了一个生活在单亲家庭的男孩,由于家里很穷,导致他很节俭。这本来可以是个很励志的故事,但这个社会上拜高踩低的、喜欢评头论足的人太多了。而且他天生敏感又个性倔强,但别人嘲笑他时总是会反驳回去,接着,演变成吵架甚至是打架。他说自己很不喜欢这样,可又觉得没有更好的解决方式,总是耿耿于怀。

的确是这样,和他一样。每次遇到不快乐的事情时候,我们都会有各种各样的念头冒出来,比如惆怅悲伤自责急躁等情绪大多是负面的,这时候就要注意了,这些消极的想法正在影响我们的价值感。严重者甚至怀疑人生。在自暴自弃的路上一去不复返。

首先要学会肯定自己,不要让负面感性去替代理性,毕竟这世上很少有真正的大难题。也要相信自己,全力地去做事去生活,才是勇敢的表现,才是从容的开始。始终相信: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但每个人都有自我价值。

每一个人值得被爱。

这种爱不单单说指别人给予的爱和尊重,严格来说那是“他尊”,更多的是从自身难保出发——爱的稳定来源是自己。

低自尊的人总是察觉不到别人给予的爱与善意。尤其很多时候我们沉溺于内心深处的恐惧不安,没有被安慰,所以觉得没人喜欢自己。

说到他人的爱,肯定第一时间我们就想到自己的父母。不过作者也提到很多低自尊是源于父母不当的教育或嫉妒性的对比所引发的。这些不满大多是很一个人的童年时候就开始了。但我们要知道除了自己没有人能够给予你完美的、无条件的爱。

无条件的爱,唯有自己才能给予自己。

如何自己爱自己呢?这个问题回答起来又简单又难。作者总结了以下几点:

1.拥抱自己的内心,了解和感受自己,即便是不完美的,也正视和完善它、而是忽略它抛弃它,这是自我厌恶的根源。

承认自己的缺点,发现并欣赏自己的优点,往好的方向去想,要先与自己共情才能和自己真正的和解,必要的时候还需要站在第三者的角度去看待,试着同情那个对生活有些失望沮丧的自己,拥抱慌乱不安和内心,给予鼓励与肯定。

2.喜欢自己的身体,正确的看待甚至欣赏它。

3.心理健康来自于自我成长和依赖,可以通过学习来获得。

……

成长是持续的过程

我们常常说成长,什么是成长?有人说,人生就是一场成长之路。作者亦这样说到: “自尊——一个人对自己的现实的、欣赏的看法——建立在自我接纳和成长的结合上。”

百科上说:成长是走向成熟、摆脱稚嫩的过程。成长就是经历生活中面对的种种而使得自己发生一些良性的改变。无论是心灵感觉上的自身思考、与人交往,还是生活技能时必要的学习、工作,可以通过这些获得进步。之所以需要成长,肯定是有提升的空间。

首先我们要做到,成长是过程,会慢慢的改变我们的想法,它的目的是让我们变得更好更快乐更从容。而且,看了这本书之后,我想,要是有人觉得成长就意味着责任甚至必要的生活负担,那就是片面的,其实成长的目的是更好的享受人生。

成长也意味着包容,低自尊的一部分人多少都受到过生活的苦成长的痛,但是你应该知道没有人是完美的,亦没有人被所有人认可,王尔德说得好:凡事都得出自一个人自己心性的领悟。要是他感觉不到或理解不了,那跟他说也没用。不过耿耿于怀也是无用,不如原谅他人,也放过自己,这样痛苦会减少,快乐和自信会慢慢回到身体里。

看完这本书,我突然想起来卓别林写的生日诗,节选这样两段:

当我真正开始爱自己,

我不再渴求不同的人生,

我知道任何发生在我身边的事情,

都是对我成长的邀请。

如今,我称之为“成熟”。

当我真正开始爱自己,

我才明白,我其实一直都在正确的时间,

正确的地方,发生的一切都恰如其分。

由此我得以平静。

今天我明白了,这叫做“自信”。

总抱怨生活的不易,可我们也知道生活本就是如此。与其对什么都斤斤计较,还不如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包容周遭的不相同。放松一些,自信一点,才能找到生活的更多乐趣。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