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儿童口腔健康 家长往往存在三大误区「儿童口腔容易出现什么问题」

更新时间:2024-02-28 08:48:12来源:搜狐

口腔是食物进入人体的第一道关卡,经过牙齿的咀嚼、研磨后,食物才能通过食管、胃、肠道,被进一步的消化和吸收。口腔健康一旦出现问题,将会引发一系列的口腔疾病,进而影响人们的全身健康。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将口腔健康列为人体健康的十大标准之一。

山东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口腔科主任吴迪表示,口腔健康的标准是“牙齿清洁,无龋洞、无疼痛感、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儿童时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牙病的发生对儿童生长发育带来了一系列危害。”吴迪说,牙齿过早龋坏缺失,不仅影响咀嚼消化功能,还会影响生长发育及恒牙的萌出生长,甚至产生各种牙颌畸形,严重者可致化脓性牙源性颌面间隙感染,危及生命。

乳牙的健康,直接关系到恒牙的生长、发育及面部的美容。没有一副好牙,无疑给一个人的一生带来诸多不便和痛苦。但是,在孩子的牙齿问题上家长还存在许多的误区。

误区一,小孩拔牙伤身体,最好不要拔牙。

吴迪表示,拔牙是为了拔出没有保留价值的牙齿,以免“坏牙”影响到“好牙”,保护预留牙齿的健康。“特别是在儿童牙病治疗中,大部分是为了改善口腔内环境和诱导健全的恒牙列咬合,需将影响口腔正常功能和继承恒牙发育的乳牙拔除。通常情况下,对人体健康没有危害。”

误区二,小孩坏牙,牙齿不疼就不需要治疗。

牙齿不痛不代表牙齿是健康的,多数情况下有问题的牙齿不痛,只是乳牙的牙髓感染早期症状不明显,这是由于乳牙的牙髓神经结构不完善,对各种感觉反应不敏感。“加上儿童自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较差,故无疼痛不能作为诊断乳牙牙髓感染的绝对标准,如果早期不治疗,等到痛起来时在治疗可能会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吴迪说。

误区三,牙齿正畸会引起牙齿松动。

一般情况下,导致牙齿松动的最主要原因是牙周炎。吴迪表示,牙齿矫正过程中,牙周膜、牙槽骨等结构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建。部分患者会出现牙齿轻度松动、酸胀不适、咀嚼无力等情况,这都是治疗过程中的正常反应。矫正结束后,这些现象都会消失,牙齿会恢复正常的。所以牙齿正畸时只要处理得当,一般不会导致牙齿松动。

家长该如何关注孩子的口腔健康?

儿童期是生长发育的旺盛期,健康的乳牙有助于消化和营养的吸收,有利于全身的生长发育和健康心理的养成。“首先,要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饭后用温开水漱口,早中晚各刷牙一次。刷牙的次数不能太多,多了反而会损伤牙齿,刷牙的时间也不宜过长。平时要注意牙齿卫生,保护好牙齿。平时要少吃糖果。尤其是临睡前不要吃糖,预防龋齿。”吴迪说。

此外,要注意平时的卫生习惯,不咬手指头,不咬铅笔头等异物,不用舌头舐牙齿。如果牙齿有有问题,应及时就医。

从预防的角度看,家长务必要重视孩子的第一恒磨牙“六龄齿”。

六龄齿就是第一颗萌出的恒牙,通俗点就是我们咀嚼食物的大牙,同时也是口腔中咀嚼效能最强的一颗牙。

此类牙上面,有很多窝沟,这些窝沟凹凸不平,像个磨盘一样,能够起到增大咀嚼面积、增加摩擦力的作用,有利于把食物充分嚼碎。但不可忽视的是这些部位裂隙比较深,容易积聚致龋的细菌,而且不易清除掉,一旦细菌侵入,就能逐渐损坏整个牙齿,缩短牙齿的寿命。

因此,吴迪建议每位孩子都做窝沟封闭,窝沟封闭就是用一种材料(对人体无害也可自凝的合成有机高分子树脂),在牙齿的十字型窝沟内涂上,液态时它可渗入到牙齿表面的窝沟内,经光照后固化。就如同给牙齿穿上了一层保护衣,使牙齿免受食物侵蚀。6岁是做恒牙窝沟封闭的最佳年龄。

提倡学龄前儿童每6个月接受一次口腔健康检查,帮助孩子尽早戒除口腔不良习惯。“吮指、咬下唇、吐舌、口呼吸等,牙齿排列不齐应及时诊治,刚萌出的两颗上前牙之间缝隙较大,正常情况下会随着其他前牙的萌出,间隙自动消失,如间隙过大或不能自动关闭,应到医院检查。” 吴迪说。

家长千万不可简单地用橡皮筋关闭间隙。吴迪说,通常在12岁左右,乳牙完全替换为恒牙。如果存在牙齿排列不齐等畸形,可在此时期矫治,易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需要提醒的是,接受正畸治疗的儿童每餐后均应刷牙,以清除因佩带牙齿矫治器影响而滞留的菌斑和食物残屑,建议选择正畸专用牙刷和牙间刷清洁牙齿。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